關於冥想
對我來說,冥想是一種,將自己拉回到當下的一種練習。
就像《功夫熊貓》裡面的烏龜大師說道的: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But today is a gift, that is why it’s called “present”.
我一直相信,能夠保持在“活在當下”的狀態中,是對自己和身邊的人最好的一種方式。
之後會寫寫 The Miracle of Mindfulness、The Power of Now 和 The Surrender Experiment 的一些閱讀心得,裡面對於 Present 這個狀態有更好的詮釋。
回到正題。
最近開始使用 Balance 這個應用程式冥想。
早上起床冥想10分鐘,到今天剛好是連續的第10天,記錄一下我的感受。
這10天練習了兩種方式,一種是專注呼吸,另一種則是身體掃描。
專注呼吸
將專注力放在呼吸上,並且在吐氣時在內心數數,直到數到5,如果過程中分心了,就從1重新開始。
身體掃描
將專注力放在身體的某個部位上,可以是額頭,手臂,胸腔等等,通常會從頭開始,一路到身體和四肢。
目前比較習慣於專注呼吸,在冥想的時候會發現一些有趣的事情,像是我的心會一直去想很多奇怪的事情,像是,「等等要去運動嗎?」,「等等工作的時候要做什麼?」,「我早上洗頭要用洗髮精嗎?」,「我上次跟我朋友聊天的時候,是不是負面情緒太多了?」,通常沒什麼邏輯,主題很 random,但共同點是,這些在思考的事情都是過去或者未來。
這些想法有時候會激發出更多想法,按照 instructor 說的,這是 mind-wandering。
有趣的事情是,我發現這些想法是 無法控制的。
這些想法就是憑空在我腦中出現。「不要再想了」這個念頭沒有幫助,但「將專注力重新放在呼吸上」卻很有效。
這個過程我覺得就是在練習,將分散的專注力從過去或未來,重新放到現在。
The Power of Now 裡面這段話把這種感覺描述地很好。
First you become aware of just how rarely your attention is truly in the Now. But to know that you are not present is a great success: That knowing is presence — even if initially it only lasts for a couple of seconds of clock time before it is lost again.
The moment you realize you are not present, you are present.